议案建议办理情况报告
首页 议案建议办理情况报告
索引号: 14253199/2019-00053 信息分类: 卫生、体育/体育 / 通知
发布机构: 市体育局 发文日期: 2019-07-23
文号: 连体〔2019〕38 主题词:
信息名称: 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8417号提案的答复
内容概览: 沈超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一、连云港市体育产业发展概况在国家、省市强有力的政策引领下,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和省俱乐部扶持资金以及省、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强有力的支持下,近几年连云港市体育产业得到较快增长,2018年总规模达到85亿左右,主要有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彩票、场馆运营、体育培训、健身休闲、体育旅游、用品销售及中
时效:

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8417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市体育局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07-23 13:36

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8417号提案的答复

沈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连云港市体育产业发展概况

在国家、省市强有力的政策引领下,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和省俱乐部扶持资金以及省、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强有力的支持下,近几年连云港市体育产业得到较快增长,2018年总规模达到85亿左右,主要有体育用品制造、体育彩票、场馆运营、体育培训、健身休闲、体育旅游、用品销售及中介服务等类型。

体育用品制造有了一定的基础。大的企业20多家,李克强总理肯定“ZGL”碳纤维自行车,年销售过2亿元;连云港东霞集团总规模7亿元,主要生产户外休闲产品;禧玛诺(连云港)实业有限公司生产中高档赛车鞋,年产值3.8亿,产品主要销往欧、美等市场,市场占有率40%;江苏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苏云”运动康复器械成为全国驰名品牌,苏云公司投资建设康复和养老一起的大型综合服务机构;江苏正和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中小企业迅猛发展。

场馆建设运营有所改善。体育场馆服务类单位共51家,2018年年营运收入1.41亿元,大中型场馆有市体育中心、连云区科教文体中心、赣榆区体育公园、东海县体育中心、灌云县体育中心等6家中型以上场馆,大部分年营运总收入500万元左右;海州体育馆一期建成投入使用,投资3.5亿元的全民健身中心正在建设中。

体育培训业初步发展。体育培训机构60多家,规模比较大的有神州武校、张国良乒乓球培训学校、精英舞蹈培训学校等单位,全市体育培训产业一年总收入6000多万元,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健身休闲业方兴未艾。2018年全市有200多家,总收入5.89亿元。以爱尚韦德为代表的品牌建设稳步推进,爱尚韦德自营店已经发展到6家,还有4家正在建设或洽谈中,爱尚韦德公司2018年总收入3000多万元,吸纳就业300多人。英豪跆拳道、张翔健身、卓越健身、福地健身等也在向连锁品牌方向发展,健身休养业发展壮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

体育旅游强势发展。体育旅游拉动消费近20个亿,以连岛、花果山为依托,吸引游泳、自行车、越野跑等爱好者前来畅游;花果山漂流等,成为体育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以东海御园等户外体育旅游加速发展;白龙潭等7家滑雪滑草场为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新兴的滑翔伞基地落户云台山,给消费者新的体验和选择。

体育用品销售发展强劲。体育用品销售单位众多,大多数为专卖店,全年销售38亿左右。“天马科技”一枝独秀,线上线下同步发展,2018年集团销售总额达到20多亿。

体育彩票销售逐年增长。体育彩票大幅增长。连云港体彩借力俄罗斯世界杯,进一步开拓市场,提供多元化产品,2018年全市销售近11亿元,保持了份额领先的地位。

体育竞赛表演业开始起步。连云港铁人三项亚洲杯赛暨“一带一路”国际铁人三项赛、国际篮球赛、健身健美、斯诺克、拳击等项目港城举办,受到追捧。群众喜闻乐见的徐圩国际马拉松、骑行等参加人众多,江苏省滑翔伞俱乐部联赛等小众项目也已经成功举行,尤其是全民健身运动会项目众多,参与人数过百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二、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体育产业政策规划引领。相继出台《连云港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0年)》、《连云港市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政策和规划,加快出台《连云港市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引领全市产业充分利用本市资源优势,创新体育产业整体发展机制,加快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步伐,推进全市体育类社会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推进协会实体化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承担部分公共服务事项。形成以政府引导为保障、以体育行业组织为支撑、以体育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机制。

(二)积极开发体育旅游产业。以连岛为主要依托,开展铁人三项、游泳、海钓、冲浪、帆船帆板、水上摩托艇、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滨海休闲体育运动;开发云台山山地体育休闲产业,建设健身绿道、户外营地,开展登山、滑翔、滑雪滑草、山地马拉松、山地自行车、攀岩及漂流等山地休闲体育运动;开发东陇海线水上体育休闲产业,打造西双湖、月牙岛、塔山水库、潮河湾、硕项湖等水上生态体育休闲圈,开展龙舟、皮划艇、徒步、骑行、垂钓等体育运动。加快推进李埝林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发挥体育产业集聚效应,引导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

(三)加大体育场馆建设投入。创新体育场馆开发、管理和运营机制。深化机制改革,依靠社会力量,运用经济手段,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方式吸纳资金,逐步实现公共大型体育场馆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推动场馆管理与运营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鼓励大型体育场馆运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委托运营(O&M)等市场化模式,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按照国家体育公共服务示范区标准,有序推进以市全民健身中心为代表的市县(区)体育场馆等重大公共体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综合性体育场馆改造,升级为融体育、文化、休闲、商贸、旅游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体育服务综合体,2025年全市达到5-7家。

(四)做大体育用品制造及销售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高知名度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来连云港市投资兴业,形成规模体育健身用品制造企业15家以上。继续培育以“ZGL”碳纤维自行车和“苏云”体育康复器材、峻力户外、禧玛诺等为代表的体育用品品牌,力争打造全国知名品牌3-4家。引导、鼓励、扶持社会资本投资体育健身用品制造业,不断提高我市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体育健身用品连锁经营、大卖场、网络销售等销售模式,培育以“天马科技”为代表的有规模跨区域的体育用品销售连锁企业2-3家,提升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业的规模和水平。

(五)推进发展体育竞赛与表演业。坚持改革创新,推进体育赛事市场化产业化,每年向国家体育总局申请2-3个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良好品牌形象的国内重要体育赛事在连云港市举办,提升连云港市的影响力。努力培育地方自主品牌赛事,促进体育赛事表演业繁荣,以江苏省最大海岛—连岛为依托,举办亚洲杯铁人三项、极限马拉松、环连岛自行车等体育赛事;以云台山为依托,举办滑翔伞基地山地马拉松、山地自行车、摩托车拉力赛、花果山登山比赛等品牌赛事;继续办好“从黄海到里海”中哈友谊汽车摩托车拉力赛,积极创办海滨大道自行车和马拉松赛,培育龙舟、帆船等具有发展潜力的体育赛事。市、县区联动,举办普及面广、观赏性强的群众体育赛事,逐步形成“一市多品”、“一县一品”,具有连云港特色的赛事基地。继续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借鉴国内外体育赛事运作的经验,探索体育赛事的运营模式,积极开发赛事冠名权、体育广告经营权、门票销售权、赛事转播权以及体育文化衍生产品,建立良性发展的体育赛事经济。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支持各类体育协会举办、承办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赛事。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承办体育赛事和体育项目表演。

(六)继续发展体育彩票业。加大体育彩票发行宣传力度,增加中高收入人群在彩民中的比例。加强体育彩票销售渠道建设,巩固和提升新拓展渠道的运营质态。探索直营店和社会店等体育彩票销售新模式,扩大我市体育彩票销售规模。提升服务质量,展示诚信形象,彰显公益特色,增加体育彩票品牌公信力,完善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加强规范化管理,推进责任彩票建设,促进体育彩票业健康发展。

(七)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协会的桥梁作用。按照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连云港市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实施方案》(连委办发〔2016〕102号)精神,体育产业协会是居于政府与企业中间的沟通桥梁,担负着政府决策咨询、维护行业权益的责任,也是行业内的“服务员”,对会员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培训引导、协调国际贸易争端等各类服务。市体育局支持连云港市体育产业协会按照协会章程自主发挥作用,在协会组织大中型活动及赛事时,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支持协会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参与政策咨询、调查统计,为体育产业单位提供周到的服务,提高协会的权威性;支持体育产业协会与兄弟城市体育产业协会加强工作上的协调,对协会引进的体育产业单位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强对协会的指导,促进协会健康发展。

连云港市体育局    

 2019年6月11日

联 系 人:夏东明

联系电话:85832393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


友情链接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电话:0518-85425221

主办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体育局 维护单位:市体育局办公室

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号:苏ICP备2023017687号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617号 网站标识码:3207000031